取材自 Perea Photography 的影片
拍攝前三部曲
事先勘查現場,開啟「PhotoPills」軟體。先選取日出選項、然後設定你要拍攝海景的時間。選取虛擬實境選項,將手機站在選定的攝點試拍、以確定攝點是否是你要的。先拍一張虛擬實境效果的照片,仔細觀察、以決定你想要拍出的氛圍。進而決定,你大概要在幾點鐘按下快門、要用多少的快門速度拍照。
取材自 Perea Photography 的youTube影片
常犯錯誤
迷人的日出或日落海景,促使你全神貫注在海景本身。所以不斷地按下快門、調整ISO或快門速度;甚至略微調整相機位置,深怕錯失眼前的美景。但是,海景雖然美麗、略微調整相機位置或許會更好,但是除了海面的美景,陸地上的光影有時會更勝海景。如左圖、天空放射狀的雲彩、路上光影,絕對很直得你按下快門、留下美麗的回憶。
照片取自Michael Breitung的youtube影片
長時間曝光
海景攝影的長時間曝光,其目的不外乎拍攝光影與線條。光影係指天空絢麗的雲彩及水面的倒影。線條係指海浪或雲彩移動所形成的線條。拍攝的時間越長,線條越明顯、線條越寬廣,進而形成涓絲狀的水紋。可是時間過長,會失去水紋的紋路。通常、如果你想拍出寧靜的氛圍,才會使用這種手法。所以拍攝時間的長短沒有定數,必須由你自己決定想要達到的效果。
照片取材自nick page的youTube影片
高速連拍
這種拍攝的方式,與運動攝影差不多,目的是要拍出浪花瞬間的氣勢。因此,快門速度、測光的設定非常關鍵。如果過度曝光,就拍不出浪花的層次;速度不夠快,就拍不出銳利的浪花與雄偉的浪濤。至於快門的速度要多快,端視當時浪及光線的大小而定,至少需要1/1000秒,高則可能需要到1/3000秒以上,所以拍攝時,需要時常放大檢視照片及曝光狀況,再做適當調整。特別是逆光拍照時,光線透過浪花穿射時,曝光值可能會與逆光前相差兩級光。
取材自Rachael Talibart Photography
逆光攝影
逆光攝影對於測光非常的講究,通常我們會特別留意陽光穿透海浪的光線、是否有過度曝光的問題,極易疏忽陽光照向海面也會有過曝的問題。通常目光會很自然的朝向最亮點觀看,所以我們一定要在這個點,表現出海浪的氣勢。至於測光,因為海浪來的快又難以預測浪花躍起的時間,所以建議採M模式拍照。是先選取海面可能最亮的地方拍一張、看一下曝光是否需要再做調整。
取材自ANDREW MARR的YOUTUBE影片
海浪流向
海浪因為推力的關係,將大量的海水推向海岸的岩石或沙灘。又因推力的多寡,海水由多逐漸變少,最終逐漸退去。如此週而復始、生生不息,也因而產生不同的水紋。如圖,是在海水即將抵達鏡頭前按下快門,因而產生由近到遠、由淺到深朝向大海與落日的水紋。而這些涓絲的水文,務必構成引導目光走向耀眼的天空或主體。
取材自MICHAEL SHAINBLUM的youtube影片
使用長鏡頭強調主體
天空不精彩的時候,建議使用長鏡頭來限縮天空的幅度。甚至利用彈跳的浪花,遮蔽部分的陽光與天空。多拍幾張不同速度的照片,方便你後製時取用。拍照時,目光會留意的物件邊緣,務必銳利。因為銳利的邊緣,有助益吸引目光。
取自 William Patino 的影片
用廣角鏡、顯現天空的美
只有在天空色彩很迷人的時候,才要使用廣角鏡拍照。此外還要壓低廣角鏡、長時間曝光、留意水文的線條,要能引導視線去砍精彩的天空。因為我們想利用廣角的廣度,拍下大面積天空的精彩,還要利用逼近攝影以創造誇張的前景,並引導目光去注意精彩的天空。
取材自 Nigel Danson 的youtube影片
使用ND濾鏡延長曝光時間
最常用的ND濾鏡有二款:6級ND鏡與10級ND鏡。前者通常在光線較暗的時候使用,例如日出、日落。後者剛好相反,例如光線充足的正午。使用時,我們會先卸下ND濾鏡測光。使用ND鏡測光轉換軟體(例如:PhotoPills)轉換出使用ND鏡應有曝光時間,然後裝上濾鏡、按下快門。
取自Nick Page 的影片
快門堆疊Exposes Streaks:
合併不同快門的效果
有時必須使用多種快門速度拍拍攝,才能表現出眼前涓絲般流向海蝕洞的水流,同時也表現出海浪衝擊岩石的那股爆發力。這樣兩極化快門速度的照片,必須將數張照片堆疊在一起,透過PS修圖軟體,才能成就這張有氣勢的照片。
取材自 Nateinthewild 的youtube影片
用偏光鏡消去天空霧霾
一般而言,陽光以水平方式照射地面。但是,天空或水面會反射太陽光(斜射光),造成遠方天空的霧霾、遮蔽了視線,或是水面的反射光,阻擋了水底的影像。這時,我們需要用轉動偏光鏡到適當的位置,消除這些斜射光。使得藍天更藍、更有紋彩。拍攝海景的也是一樣,不止藍天需要用偏光鏡,岩石上流過的海水,也會反射不必要的陽光,我們也需要消去這些光線。
照片取材自Andrew Marr的youTube影片
用偏光鏡露出水底影像
天空的色彩會反射在水面上,也因為如此,我們會比較看不見水面下的物體。也許你會有種迷失,只注意到水面需不需要使用偏光鏡、讓我們能拍到水面下的岩石,卻忘了這不是0與1的問題,我們可以轉動偏光鏡,使水面下的岩石部分區域可以看見(如圖的前景)。
取自 Matthew Storer 的影片
不用偏光鏡、顯現倒影
水面會反射地表及天空的光影與色彩。有時我們試圖在畫面上,添加這些美麗的光影,表現平靜的氛圍。這時,就必須拆除偏光鏡,因為偏光鏡會消除水面的反射光。
照片取材自 Matthew Storer 的youTube影片
偏光鏡使用前後的比較
偏光鏡可以說是風光攝影必備的濾鏡。因為攝影需要光線,光線越多的時機,也就是反射光越多的時候。此外,水氣隨處可見,空氣中的水氣,會阻擋光線的穿透。使用偏光鏡可以消去水氣的問題。至於反射光,偏光鏡因為本身結構的問題,只能消除某些區域的反射光,如果要去除所有的反射光,就必須轉動偏光鏡、消去不同角度反射光。最後,將這些照片合併在一起。
取材自 Nateinthewild 的影片
漸層(變)鏡的種類
最常用的漸層鏡可分為軟漸層鏡與硬漸層鏡。主要差異在由灰階轉變成透明色的密度。左邊為硬漸層鏡,比較適合水平線明顯、鏡頭上半部不包含拍攝主體的天空。右邊微軟漸層,和緩的漸層,讓天空的反差在最低限度內影響部分在天空的物體。
照片取材自的youTube影片
漸層鏡的使用時機
天空與地面亮度差異很大的時候(高反差),有些人偏好使用黑卡來減少天空的曝光時間。這方式需要些技巧與練習時間。國外偏好使用部分透明、部分塗黑的濾鏡,來調整反差的曝光時間。
常問的問題
FAQ
彙總拍攝海景常會提起的疑問。請特別留意,相機的設定,會因拍攝當下的環境與目的的不同、而需要做適當的改變。唯有長時間經驗累積,才能做出最恰當的設定調整。
基本上與一般風景照的配備一樣,除了相機、廣角鏡、中長焦鏡頭、無線電子快門線、腳架外,尚需要防滑雨鞋、保暖濳水襪、長的腳架腳釘、偏光鏡(CPL)、減光鏡(ND)、漸層鏡(GND)、瑜珈墊、吹汽球、擦拭紙、超細纖維清潔布、一瓶清水(用來擦拭鏡片上的水滴)。
包圍曝光(如果沒帶漸層鏡);慢速時ISO100、高速時用自動 ISO;F8-F14光圈;低速快門(1/4-2.0秒)、高速快門(1/1000秒以上);自動白平衡;M或B模式;找海面最亮的地方是拍、看看是否需要調整曝光。
浪潮即將退下前(產生流向大海的水紋)或浪花拍擊岩石的時候(產生穿越岩石的水紋)。
日出及日落前後30分鐘(黃金時間及藍調);
1) 留意前景海面不可曝光過度 2) 水紋要能引導你去看較有看頭的景點 3) 如果天空的色彩鮮艷,可用廣角鏡拍攝。誇張的前景和浪花,都要能指向天空裡的某一主體。否則,用長鏡頭限縮天空的幅度。強調主體的細節,甚至利用跳出水平面的浪花,遮蔽部分的陽光與天空。
1) 均衡天、地景的曝光:也就是高反差的時候使用漸層鏡
2) 延長曝光時間:使用ND濾鏡,減少進入相機的光線,導致必須延長曝光時間,達到正常曝光值。
3) 改變光線的方向:使用PL偏光鏡消去折射光。
「一分錢一分貨」這是濾鏡的法則。不過,在初學階段,必較建議你買便宜的濾鏡、甚至鏡頭或相機。因為,初學者,會專注於學習拍照的技巧,以致疏忽了該如何保養或正確使用昂貴的攝影器材。
請留意下面三項前提:1) 通常我們不會使用像ND10那樣,黑到看不到景象的漸層鏡。2) 我們使用漸層鏡是想消除天空的過曝現象。3) 使用M模式拍照。
至於要使用哪一號的漸層鏡,有二種方式:1) 單點測光天空與前景的光線,計算二者光線的差異級數後,選取該差異級數的漸層鏡。2) 試誤法:直接插上漸層鏡,觀察色階分布圖的最右邊,是否有白色凸起的線條。如果有、更換較高級數的漸層鏡,直到白線消失為止。
1) 拍沒有天空的瀑布、強調水面的色彩、消去水面的反光
大海無情,一但你或相機掉到海裡,會造成你無法挽回的遺憾。所以安全是拍攝海景最重要的考量。
腳架用長腳釘叉在沙灘上時,一定要避免讓腳架的接頭淨泡在海水中。否則會有沙子跑到接頭裡面,不好清理。
一但構圖確定後,別忘了要在同一地點用不同的快門速度拍照。這樣你在編輯照片時,可以用不同的照片合併成你想要有的氛圍。
買配件的時候,例如ND濾鏡,不要一次買到位,要逐漸買較高等級的濾鏡。要留給自己一點空間,等到你技術真正成熟的時候,才買高等級的配件。
海水的腐蝕性很強,即便接觸浪花的水氣,都會對相機產生不同程度的腐蝕。所以到海邊拍完照之後,一定要全面的請洗或擦拭相機其設備。